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2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哈耶克:唯科学主义的源头

新少数派 2022-07-11


唯科学主义的源头

哈耶克 文|冯克利


对经济和社会现象的研究,在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初的缓慢发展过程中,当它选择自己的方法时,主要是受它所面对的问题性质的引导。它逐渐发展出一种适合于这些问题的技术,却没有过多地思考那些方法的特点,或它们跟其他知识学科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者,既可把这门学问称为科学的一支,亦可把它称为道德哲学或社会哲学的一支,从不介意自己的题目属于科学还是哲学。

那时,“科学”一词尚未获得今天这种特殊的狭隘含义,也不存在把自然科学单独区分出来并赋予其特殊尊严的做法。其实,投身于这些领域的人,在研究自己的问题中较具一般性的方面时,很乐于选择哲学这个名称,我们有时甚至可以看到“自然哲学”与“道德科学”的对比。
 
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出现了一种新的态度。科学一词日益局限于指物理和生物学科,同时它们也开始要求自身具有使其有别于其他一切学问的特殊的严密性与确定性。它们的成功使另一些领域的工作者大为着迷,马上便着手模仿它们的教诲和术语。由此便出现了狭义的科学(Science)方法和技术对其他学科的专制。这些学科为证明自身有平等的地位,日益急切地想表明自己的方法跟它们那个成就辉煌的表亲相同,而不是更多地把自己的方法用在自己的特殊问题上。

可是,在大约120年的时间里,模仿科学的方法而不是其精神实质的抱负一直主宰着社会研究,它对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却贡献甚微。它不断给社会研究工作造成混乱,使其失去信誉,而且朝着这个方向进一步努力的要求,仍被当作最新的革命性创举向我们炫耀。如果采用这些创举,进步的梦想必将迅速破灭。
 

不过应当立刻指出,在提出这些要求时调门最高的人,几乎都不是显著丰富了我们的科学知识的人。从大法官弗朗西斯·培根爵爷——所谓永远的“科学吹鼓手”的原型,到奥古斯特·孔德和我们今天的“物理学至上论者”,提出自然科学的专业方法无比优越这种主张的,大多是一些代表科学家发言的权利令人生疑的人,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对科学本身所表现出的顽固偏见,与他们对别的学科一样多。弗朗西斯·培根反对哥白尼的天文学,孔德声称用显微镜之类的工具对现象进行任何过于细微的研究都是有害的,所以实证社会的精神权力对此应予禁止,因为它有可能颠覆实证科学的定律。既然这种教条主义态度经常使这类人物在自己的领域中迷失方向,对于那些与让他们产生灵感的领域相距甚远的另一些问题,也就没有多少理由过于尊重他们的观点。
 
读者在阅读下面的讨论时,还应当切记一条限制。科学家或迷恋自然科学的人经常试图用于社会科学的方法,未必就是科学家在自己领域中事实上采用的方法,倒不如说,那是他们以为自己在使用的方法。这两者未必是一回事。思考自己的方法并使其理论化的科学家,未必总是可靠的向导。

在过去几代人的时间里,有关科学方法之性质的观点经历了不同的时尚,但我们必须假定,实际采用的方法本质上依然如故。但是,既然影响着社会科学的是科学家以为自己在做的事情,甚至是他们过去持有的观点,所以下面对自然科学方法的评论,未必可以说就是对科学家的实际工作的如实说明,倒不如说,它是对近来有关科学方法的性质的主流观点的说明。


这种影响的历史,它发挥作用的渠道,以及它对社会发展方向的侵袭,是我们一系列历史研究的主题,本文只是它们的一篇导论。在追溯这种影响的历史过程之前,我们先要描述一下它的一般特征,以及物理科学和生物科学的思维习惯毫无根据的不幸扩张所引起的问题的性质。我们会一再遇到这种态度的一些典型因素,它们貌似合理,因此在评价它们时必须谨慎行事。从具体的历史事例中,并非总是能够揭示这些典型观点跟科学家的思维习惯有何关系,或它们如何从这种习惯中产生,而通过系统的考察则更易于做到这一点。
 
几乎无须强调,我们所说的一切,不是反对科学在自己适当的领域里采用的方法,也丝毫不想让人怀疑它们的价值。但是为了消除这方面的误解,在谈到唯科学主义唯科学主义的偏见时,不管我们讨论的是什么,我们指的不是客观探索的一般精神,而是指对科学方法和语言奴性十足的模仿。这些概念在英语中虽然不是完全不为人知,但其实它们是从法语中借来的,近年来它们以在英语中所表达的含义,在法语中得到普遍使用。应当指出的是,就我们所采用的含义而言,这些概念确实反映着一种态度,它丝毫没有正确意义上的科学性可言,因为它生搬硬套,不加批判地把某些思维习惯,运用于同形成这种习惯的领域有所不同的领域。唯科学主义观点不同于科学观点,它不是不带偏见的方法,而是带有严重偏见的方法,它对自己的题目不加思考,便宣布自己知道研究它的最恰当方式。
 
倘若有个类似的字眼可以用来描述工程师的典型思想态度,也许就方便多了。这种态度在许多方面跟唯科学主义关系密切,尽管也同它有所区别,不过我们在这里打算把它同唯科学主义联系在一起进行讨论。既然找不到一个有同等表现力的字眼,我们只好满足于把后一种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思想中的典型因素,称为“工程学的思维类型。”



本文选自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冯克利 译)第一章“自然科学对社会科学的影响”,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哈耶克在《科学的反革命》中说,滥用科学“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描述成‘毫无生命的自由原子’,他们消解了伦理道德,他们追求价值中立,驱逐价值判断,最终把人类社会引向奴役之路。”

 

刘业进老师说:“只要科学进步的辉煌一直持续,用‘科学与工程思维’组织人类合作秩序的人类理性自负就永远不可避免,因此,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一书将具有永恒的价值。”有人误以为《科学的反革命》表面上关注的是“经济学到底该走哪条路”,但实际上,它警惕的是“理性的滥用”,真正关注的是在自由与奴役之间,人类到底会走哪条道路的重大问题。 

  

对此,新少数派联合先知书店诚意推荐哈耶克的《科学的反革命》,这位“乌托邦的掘墓人”早在七十年前就已经提醒人类警惕唯科学的错误方法论会带来怎样的危机。本书曾一度绝版,先知书店深知此书价值,携手译林出版社与国内一流翻译家冯克利教授,有幸复活本书。识图扫码,一键收藏。(可在“规格”中选择“哈耶克珍藏作品集”或其他组合)


▍延伸阅读

朱海就:“科学防疫”的含义

科学走过了头,自由将无容身之地

警惕那些嘴上说“听从科学”的人

风灵:经济学的科学主义诅咒

费曼:所有科学知识都是不确定的

不允许质疑的,就不是科学

当科学成为新“上帝”

唯科学主义,是最大的反科学

误解科学导致落后,滥用科学造成灾难

警惕理性的滥用:激进主义与唯科学主义

没有科学精神的地方,不太可能诞生自由和民主

许成钢:科学研究的价值观

北大教授:科学的限度在于它不可能证明真理

质疑是最基本的科学精神,相信是最基本的信仰之道

哈耶克:社会科学的事实

哈耶克——那个用思想改变世界的人

哈耶克:自发秩序的重要性

哈耶克逝世30周年:人们为何总是愿意接受错误的观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